不再扎堆从众,反向旅游为何火了?| 特评

反向旅游,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。所谓“反向”,对应的是每到假期,人们纷纷涌向热门旅游城市的休假选择。如果观照现实,则会发现,反向旅游实属正常现象。反向旅游当然还不是一种主流,但它正在年轻人中铺陈开来。“反向旅游”代表了旅游市场的新变化,构成了对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分流。这种现象的出现,说明人们不再盲目扎堆从众,而是更倾向于旅游体验和游玩品质。

不再扎堆从众,反向旅游为何火了?| 特评

文丨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尹传刚

旅游市场正在起变化。

国庆假期,一些人不去热门旅游城市、热门景点,而是奔赴“小众、冷门、人少的好去处”,寻找心中的诗与远方。

反向旅游,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。所谓“反向”,对应的是每到假期,人们纷纷涌向热门旅游城市的休假选择。从今年“十一”期间全国人气热门景区前50名来看,三四线非热门旅游目的地的“打卡”人次占比,较2021年提升了23%,更多小众目的地景区受到青睐。某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数据显示,甘肃临夏、宁夏石嘴山、青海海北、内蒙古巴彦淖尔、四川遂宁等地的四星、五星酒店预订量,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均超10倍。汕头南澳岛、重庆酉阳、雅安达瓦更扎、阳江海陵岛、台州神仙居等小众目的地迎来了一波出游热潮,成为今年国庆旅游消费市场的“新宠”。

如果观照现实,则会发现,反向旅游实属正常现象。一方面,那些热门的旅游城市和景点,在节假日期间往往是人山人海。长时间排队、堵到走不动路、过度商业化等,都降低了人们的旅游体验。同时,一到假期,通往热门旅游地的机票以及当地的住宿、餐饮等费用都会水涨船高,这也增加了出游成本。

另一方面,互联网的“种草”效应,使得一些冷门旅游目的地的能见度在不断提升。社交平台上的“种草”图文与视频,让一些有趣、有特色的地方藏不住了,它们在“一传十”“十传百”中成功出圈。年轻人喜欢“尝鲜”,为一碗粉、一棵树,就可能去一座城。去一个游客少,交通、住宿、饮食成本低,特色鲜明、旅游体验相对不错的非著名旅游城市,去放松身心,更深入和细腻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,是合情合理的选择。

当然,疫情之下,越热门的目的地,扎堆的人越多,往往也意味着疫情风险越高。这也是一些人避开客流,去往小众之地的一项考量因素。

反向旅游当然还不是一种主流,但它正在年轻人中铺陈开来。它释放了一种旅游选择更加多元化的信号,为旅游消费市场撬动了增量,为“冷门”城市和景区带来新的机遇。

“反向旅游”代表了旅游市场的新变化,构成了对热门旅游目的地的分流。这种现象的出现,说明人们不再盲目扎堆从众,而是更倾向于旅游体验和游玩品质。一些传统的热门景区,对此要有危机意识,主动升级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,不能再仅凭着“好山好水”坐地收钱了。

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欢迎在下方点赞评论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红烽烟都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!
文章链接:
https://www.zjhongfeng.cc/hot/14597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