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1945年,日本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的主甲板上签署了投降书,自此,中国人民终于从战争的苦海里挣脱了出来,但战争带给我们的伤痛却永远也不会消逝。

以至于时至今日,仍然有人憎恨日本,仍然有人抵制日产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1

但我们不得不承认,两国早已开始友好建交,许多我们以为的憎恨其实是无谓的。当初作恶的日寇已被悉数制裁,日本也再不敢犯我泱泱大国,如今,中日文化正在互相交流。

但是,尽管国家都开始提倡文化交流,但我们国家的“键盘侠”却依然不肯放过一些普通人。一位身穿和服行走在苏州“日本风情街”的女孩,近日就遭到了网曝。

有人说她是“汉奸”,也有人说她“崇洋媚外”,但他们哪里知道,那条“日本风情街”本就是政府所建,在那里即便穿上和服又犯了什么错呢?

在2022年的今天尚且如此,谁又能想到在1946年中国刚刚解放一年的时候,一位河南老汉还收留了一名日本伤兵呢?老汉将日本兵当成兄弟供养47年,究竟是什么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呢?

“循环”

这名河南老汉名叫孙邦俊,日本投降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,但他的孩子还很小,他们一家子都是经历过战乱的,当然没有人比他更痛恨日本鬼子,但人的善良总是不可低估的,孙邦俊就曾因为自己的善良做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2

1946年,距离日本投降仅过去了一年,孙邦俊的家乡,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还在重建中,村民们包括他家都还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。但比起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苦痛,孙邦俊觉得如今的日子已经很甜了。

每天早上孙邦俊都会早早起床,将家里的山货装好再背到镇上去卖,这一走就是好几十里山路,但孙邦俊从不觉得辛苦。

这天早上孙邦俊准时地来到了镇上,刚刚寻到一个空处准备摆摊,却看到远处有个“小贼”正在偷包子。孙邦俊正准备起身呵斥,却被人“捷足先登”了。

“来人啊,日本鬼子偷东西啦!”包子摊隔壁的河南大哥叫嚷了起来,听到日本鬼子几个字,旁边的小贩们都来了劲儿,纷纷冲了过来。他们将“小日本”团团围住,抢走了他手上的包子,又将他揍了一顿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3

孙邦俊仔细一看,他的身上的确穿着破破烂烂的日本军服,但看到他被一群人揍的情景,孙邦俊对他的气恼也全都烟消云散,取而代之的竟是对他的同情。

看他的样子也不过三十出头,如今日本人都离开了中国,怎么唯独把他落下了呢?

孙邦俊这样想着,还是决定起身去帮帮他。“乡亲们,别打了,再打下去要出人命了嘞!”

老乡们听孙邦俊这样说,也都住了手,但是大家还是嘴里不住地唾骂着这个“小日本”。待老乡们散去,孙邦俊发现“小日本”似乎有点痴傻,看起来也是一副饿坏了的模样。他便将怀里的午餐,也就是两个窝窝头递给了“小日本”。

看到“小日本”如狼似虎地吞下窝窝头,孙邦俊也觉得十分滑稽,他也没多想便转身卖货去了。谁曾想,直到天黑,“小日本”还是没有离去,就蹲坐在离孙邦俊不远的位置呆呆地看着他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4

这时孙邦俊已经准备收摊回家,却没想到自己的衣角被人拽住了。他回头一看,这不是那个“小日本”吗?他这是什么意思?

小日本一脸恳求地望着孙邦俊,他不会说中文,也没有了记忆,他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,但他只知道这是一年来,唯一一个给过他吃的的人。

孙邦俊看着他可怜兮兮的模样,思绪飘回了战争时期河南闹饥荒的时候。那时的他还没有成家,孤身一人在外流浪,家人都已经饿死了,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没有吃的,又有谁会施舍他一口饭吃呢?

但天不亡好人,孙邦俊遇到了一个老伯,老伯年事已高也吃不了多少口粮,便从嘴里省下了一点,硬是支撑孙邦俊度过了那个饥荒岁月。

或许是因果轮回,孙邦俊淋过雨,于是便想要替别人撑把伞。看到“小日本”如今的模样,孙邦俊还是硬着头皮将他带回了家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家中的妻子见到孙邦俊带回了一个日本兵,十分激动,质问孙邦俊为什么,孙邦俊只好央求妻子说:“实在是不忍心啊!”拍了拍妻子的手,像是希望她同意,但还未等妻子同意,村里倒是先炸开了锅。

“善良”

孙邦俊所住的村子,早些年饱受日寇为祸之苦,因此大家对日本人可谓是深恶痛绝,当他们得知孙邦俊竟收留日本人的时候,大家都气坏了。

晚上,孙邦俊的家门被村里人敲开,大家坐到孙邦俊的院子里,开起了“批判大会”。

“老孙,你这是什么意思?你和这个日本鬼子什么关系?”有村民率先提问。

“他可怜呐!我们不管他,他要饿死的。”孙邦俊无奈地解释,他不是不知道日本人犯下的罪,但他也知道,日本人已经投降了,为害他们的也是那些日本军官,这些日本兵不过是被迫才上了战场。

这时候,孙邦俊的妻子给日本兵换上了干净的衣服,日本兵憨憨地走了出来,冲大家鞠躬、微笑,大家竟一时间都不说话了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6

孙邦俊的妻子说:“乡亲们,他已经傻了,不会害大家,看他的样子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,想必当初也没做过害咱的事儿。”

乡亲们听完,转念一想似乎也有道理,这才散去。倒是孙邦俊,对妻子的作为十分感动,他多么感谢妻子能够体谅自己还为自己说话,于是两个人就这样默契地照顾起了这名日本兵。

他们给日本兵起名李同,教他去田里锄草,去山上放牛,孙邦俊发现,李同是脑部受了伤,这才有些痴傻,但并不影响日常的起居饮食。

李同也逐渐适应了村里的生活,虽然痴傻,但他对孙邦俊一家很友好,对村里人也十分礼貌,渐渐地大家也都不憎恨他了,甚至有时还会有人和他逗笑一番。

大家把他当成小孩,孙邦俊的心里也终于舒展开了。

可惜,噩运很快降临,或许是因为脑部的病症牵连了全身,李同出现了偏瘫的症状。孙邦俊不懂,但他知道这个病很严重,搞不好会死人。于是他只好将李同送到了医院,一番诊治下来,一下就花费了李同一年来攒下的所有积蓄,但这还不是终点。

偏瘫要想治好并不容易,还得靠“钱”把生命堆起来。与李同相处的时日,孙邦俊夫妇早已把他当成家人,如今他害了“贵病”,他们俩也是断然不会放弃他的。

于是,两人在村里挨家挨户借钱,每日起早贪黑地卖货,一段时间过去,李同的病终于有了好转,最后竟然奇迹般康复了。

经历了这一场生死,他们的感情愈加深厚,一晃十几年过去,孙邦俊的孩子孙保杰也要准备读大学了。

那是1961年的秋天,孙保杰高兴地拿着录取通知书去往南召师专就读,然而刚入学一星期,孙保杰就被退回了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7

原来,当年师专学生是必须要通过政审的,而孙保杰家中的日本兵则成为了“阻碍”。没有人能确保日本人不会卷土重来,也没有人会相信孙保杰一家就是无偿收留了一个日本伤兵。

就这样,孙保杰回到了家,起初他对于这个“憨叔”也是气恼的,但他毕竟是与孙保杰一同相处了十几年的家人,孙保杰最终还是放下了心结。

孙保杰在家乡专心的务农,但仅过了三年,孙邦俊就因病去世了。去世前,他仍然不忘嘱咐孙保杰,务必要好好照顾李同,直至将他送回故乡。

孙保杰跪在床前,含着泪答应了父亲,但寻亲之路却远比他们想象的艰难。

“传承”

孙邦俊死后,孙保杰从他的手中,接下了那根“接力棒”。孙保杰的家中也有幼儿,而他也没有办法赚更多的钱,要想照顾一家老小,本就十分艰难,遇上时节不景气的时候,家里常常揭不开锅。

但孙保杰依然没有忘记父亲临终时的嘱托,他将李同照顾得很好,还一直留心着李同的回家之路。

自七十年代后,孙保杰从报纸上看到国家和日本正在友好交流,他便开始为李同寻找亲人。起初,一切都不那么顺利,孙保杰向镇上的干部乃至市级的领导打报告,希望他们能帮助李同回到日本。

但每次他们都叫孙保杰回家等消息,可消息从没有传回来过。后来,孙保杰又给一些帮扶机构写信,希望他们能够关注到李同的故事。

孙保杰能做到的并不多,他靠着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给所有能够想到的相关部门写信求助,但李同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。

直到1990年,南阳市来了一个日本代表团,这一消息传到孙保杰的耳朵里后,他便立刻与当地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。在他们的帮助下,孙保杰见到了日本代表团的成员,他将李同的故事告诉了他们,又给了一张李同的照片,事情这才告一段落。

日本代表团表示,会将李同的照片带回日本,帮助他寻找亲人。果然没过多久,就陆续有人找到报社,但经过仔细确认,他们都不是李同的亲人。但同时也有个好消息,李同的故事经过报纸的刊登,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,许多人也自发地为李同寻找失散亲人。

事件的热度不退,李同的一个日本好友也终于关注到了这件事。他也曾是一名侵华士兵,但他表示自己从未做过坏事,他和李同一样,当他们来到中国时,战争已经接近尾声,他们不过是被送来“收尾”的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8

这个人叫津田,当他看到照片时,他一下就震惊了。他说这是他的朋友石田东四郎,自从他们被遣返日本后,就再也没见过他,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战死,没想到他竟然在中国滞留了四十几年!

得到消息后,孙保杰立刻联系了津田,并安排了他与李同见面。这场跨世纪的见面被报社争相报道,当津田见到李同的时候,他一眼便认出了眼前这个已经苍老的男人。

他冲上前去握住了李同,嘴里不住地喊着“东四郎”,眼里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,这一幕被记者拍下,传回了大洋那边的日本。

当“日本伤兵滞留中国四十几年,反被中国人悉心照顾”的消息传回日本,日本人纷纷感到难以置信,他们对日本曾经犯下的罪过十分清楚,却没想到中国人竟以德报怨,胸怀之广令人叹服!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9

后来,石田东四郎被接回了日本,见到了他的弟弟石田小十郎。小十郎说,哥哥曾经是农学院的老师,后来是被迫入伍的,1945年许多日本人都被遣返,但他们始终没有找到哥哥的身影,所以他们以为东四郎早已死在了战场上。

至此,东四郎的寻亲路终于有了圆满的结局,但孙保杰一家的故事还在继续。

孙保杰一家三代悉心照顾日本伤兵四十七年的消息席卷了海内外,日本民众对其十分敬仰,因此,孙保杰曾被多次邀请到日本做客,而他们所到之处,无不受到礼遇。

而这份名誉却不单单是代表了孙保杰一人,正是因为他们一家的善举,中国的美名传遍四海,孙保杰的家乡也因此得福。

东四郎一家为感谢孙保杰一家的善举,拿出了一笔不小的报酬,但孙保杰还是婉拒了,最后,在日本民众及东四郎一家的合资下,捐赠了300万日元给孙保杰的家乡,建立了一个“中日友好太增植物园”。

河南老汉收留日本伤兵,当亲兄弟供养47年,他回国后怎么报答的?

图10

植物园的建立,帮助了当地许多民众脱贫致富,而孙保杰一家,也得到了善果。为了圆孙保杰的“大学梦”,也因为当初的亏欠,东四郎一家资助了孙保杰的儿子赴日留学,完成了学业。

1997年,孙保杰离世,他们的故事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但回顾故事的开始,孙邦俊帮助东四郎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他也曾感受过善意,正所谓“冤冤相报何时了”,将善意循环,这才是最好的结局。

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欢迎在下方点赞评论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红烽烟都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!
文章链接:
https://www.zjhongfeng.cc/hot/119962.html